众所周知,客户实际上就是帮助企业销售产品、为企业挣钱的人。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,也是企业销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,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客户的重要性。因为客户是企业成败的关键。客户管理的实质在于如何有效地运营客户这项资产,对它进行开发、维护、运用并使其增值。
一、对客户地位和特性的认识
许多企业提出“客户是上帝”,然后小心翼翼地去伺候“上帝”,不敢提出合理要求,对一些屡屡违规的客户不敢提出批评。正是这种认识是造成企业无法对客户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。
事实上,对厂家与经销商来说,只有一个共同的上帝,这就是消费者。客户是企业的合作伙伴,双方把消费者视为上帝,然后努力使其满意并积极地购买厂家的产品。而经销商则是厂家的合作伙伴,厂商一起共同开发市场、管理市场。
以东阿阿胶公司为例,该企业过去片面僵化地理解“客户是上帝”,造成强调客户利益多,责任、制约少,其结果“上帝给企业制造了麻烦”。实践让东阿阿胶公司认识到,厂家与经销商是承担相应利益、责任和义务的利益共同体。 该企业在1999年按新标准与过去的经营资料对客户重新筛选后,将客户由605家减少至200余家,制定了冲货防范措施、新开户标准、规定现款交易数额及批次、并把客户回款的时间及数额都与客户的利益紧密联系,严格规定,把销售任务由业务员转移到客户的身上。虽然客户没有了“上帝的感觉”,但是留下来的客户说,这种对客户表面的限止其实为客户营造了一个更好的经营环境,许多客户的积极性更高了。所以,东阿阿胶认为,只有把客户由上帝“降格”为利益共同体,才是一种双赢的策略。
二.客户管理的目的
客户有其双重性:一是企业管理得好,客户忠诚于企业,他就会为企业做出贡献;二是管理不好,他会对企业造成损失。客户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好客户。
一般来说,客户可分为四类:
第一类是销售量小、对企业也不忠诚的客户——这是没有价值的客户,企业对待此类客户的对策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,该淘汰的就淘汰。没有进行对差的客户的淘汰,就不能培养出一批好客户。
第二类是销售量大但对企业不忠诚的客户——这是常常会成为企业最危险的敌人。此类客户“挟市场”或“挟货款以令厂家”,他们以自己的销售额为资本向厂家讲条件、提要求,厂家无法满足他们愿望时,他们就还厂家以“颜色”:窜货、降价倾销,扰乱市场或是长期拖欠企业货款,有不少企业不是死在这些客户的手中吗?若对这些客户管理稍有疏忽,他们就会给企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。若企业所拥有的客户中这些客户占有较大的比重的话,则企业的销售和市场就非常危险了。
第三类是销售量小但对企业忠诚的客户——这类客户是可以培养的明日之星的。对这一类客户,企业要多扶持、培养,努力使其成为一个好客户。
第四类是销售量大、对企业也忠诚的客户——这类客户企业最宝贵的财富。一个企业拥有的这类客户越多,市场就越稳定、越有发展潜力。
多多培养好客户是客户管理的最终目的。企业通过对客户的培养、辅导和支持,以确保客户与企业共同成长、共同进步,企业有责任努力使客户与企业共同发展,建立长期的业务伙伴关系。
三、客户的评价与对策
企业要确保客户可以成为好客户,必须定期地对客户进行评价,对好客户进行奖励,对有潜力的客户提出目标和要求,进行帮助;对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客户,坚决淘汰。
以前不少企业对客户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,以销售量为惟一标准。其实,这种做法使得客户为了能够取得最大的销售量,可能采取不择的手段,而反过来又影响到企业市场的稳定。
而如今,越来越多的企业强调要通过多种指标对客户进行评价,目的主要是引导客户成为一个好客户。一位销售专家提出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客户进行评价,如客户的开发能力、销售管理水平、销售网络、促销能力、售后服务、与本公司的关系等等。
同时,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客户评价标准。对客户做出评价后,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是:重点与好客户进行交易,并扩大交易量。如果企业把大量人力、资金、时间、精力用在与差的客户的交往上,就永远不能提高销售业绩。企业可采取的对策可以有两个:一个是减少交往的次数;另一个是积极开发能取代该客户的新客户。但企业必须对客户情况进行具体分析。
有发展潜力的客户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:
1、有的客户销售能力虽然很强,但是销售我们的产品却很少。对这样的客户要分析“客户为什么不全力配合”的原因。一般来说有几个理由:无法赚钱;目前拥有其他有力的供应厂商;对我们的产品不甚了解;觉得进货价格太高;种类太少,不具有吸引力;因过去的不愉快经历而心存芥蒂;产品是客户不熟悉的品牌。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就是,对我们不了解,彼此缺乏交情。对这类客户,企业就需要懂得如何去做。
2.有的客户虽然目前经营状况不佳,但是如果可以加以扶持、辅导,将来必定能够发展成为好客户。例如,有的客户观念明确,对企业的环境、现状有清楚的了解,对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打算;拥有稳定的销售网络,口碑好;地理条件具有发展性等。对此,企业就要积极地加以辅导、扶持,促使其成长,并使之发展成为重要客户。
四、客户管理的内容
对客户管理的出发点就是既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,又要降低经销商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。
1、利益管理:企业必须让经销商赚到钱。利益是联系经销商与厂家的纽带,若经销商从厂家不能赚到钱或赚钱太少的话,则经销商就会离企业而去,精心构造的销售网络就会土崩瓦解。所以,企业要管理好客户,必须要确保经销商赚到钱。
客户把产品分为能够赚钱的和能够带货走量的这两类。如果你的产品不能让客户赚钱,则你的产品就要能够为客户带货,使客户能够从大量走货中赚钱。而如果你的产品既不能让客户赚到钱,也不能让客户带货的话,那么客户是不会积极销售你的产品的,不过,产品只起带货作用时,风险性也就产生了,因为如果别人的产品也能够带货时,客户就可能在某一天抛弃你。
今天,很多企业都是这样说:让客户赚钱。但是这一点却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做到。这不只是取决于企业的产品留给客户的价差有多大,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开发与市场管理能力。让客户赚钱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为产品营造一个畅销的局面、为销售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 。
2、支援和辅导经销商:企业既要给经销商以鱼,又要让经销商掌握钓鱼的方法。企业不仅要让经销商赚钱,还要教会经销商赚钱的方法。企业要支持和辅导经销商发展,经销商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,销售能力提高了,企业的产品的销售量也就会随之而上升。
(1).辅导经销商,也就是教育训练经销商,以提高经销商的经营素质,强化其销售能力。
日本松下公司专门设立“松下销售研究所”,辅导松下公司的经销商,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经营技能。伊利集团也在全国糖酒会期间聘请专家对经销商进行培训。一句话是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,让经销商掌握促进销售的技能,比短期奖励更有效果。厂家对经销商进行教育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:既可以将经销集中在一起进行“集合强化训练”,也可以由厂家派出专门的代表进行商品知识及销售方法训练,以及是通过企业内部刊物进行训练等。
(2).支援经销商,也就是厂家对经销商提供与销售有关的指导与帮助。
经销商支援行动的内容非常繁杂。若按指导和支援的内容分类,可分为6项:
一是与经营管理有关的指导、支援。如制定销售目标与销售计划的指导;对经营方针、经营政策提供意见;对经营者、管理者实施进修教育;提供财务管理意见;指导设置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等。
二是与销售活动有关的指导、支援。如提供同业动向、厂商动态等信息;对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指导与协助;帮助培训销售人员;协助开发新客户;指导改善顾客管理;指导信用额度的设定与信用管理的方法等。
三是与广告、公关有关的指导、支援。如支援制作广告宣传单及DM;支援经销商所举办的活动;在电视、广告上提及经销商;允许经销商使用厂家制作的广告;支援、协助经销商召开消费者座谈会;分担经销商的广告费等。
四是指导经销商店铺装修、商品陈列设计。如支援制作店铺招牌;支援开设展示窗、陈列室;提供商品展示、陈列技术;指导制作POP广告;协助提供展示台、陈列台;协助提供或选择各种陈列工具;对店内装修或布置提供技术指导等。
五是拟定并推动与促销活动有关的节目。如支援经销商的企划宣传活动;协助举办如品尝、试用等活动;协助举办店头示范活动;举办销售竞赛并邀请其参加等。
六是指导由各种刊物或大众传媒获取信息的做法。如发行供经销商参考的销售信息刊物;编辑供经销商的推销员阅读的小册子;传递有关同行业的信息等。
可见,经销商支援行动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,所以,企业可经根据不同的经销商采取不同的支援方法。
企业在对经销商进行支援时,有几个发展趋势:对批发商,给予经营管理、促销活动策划方面的指导,并表明诚意,使经销商乐于合作。而对零售商,重点则放在指导改进店铺陈列、公关、广告策划、促销活动开展等方面。
3、客情关系: 客户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感情关系,因为销售是人和人的沟通。感情关系可弥补利益的不足之处。
4、风险控制:由于经销商与厂家是两个独立的法人,各有各不同的经济利益,所以,经销商很可能会为追求一已私利而置厂家利益于不顾,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,如窜货而引起的市场混乱、低价抛售冲击市场、拖欠货款造成资金风险等。因此,企业必须加强风险控制。
企业经营的核心是销售,而销售的核心是客户管理。不过,在实际工作中,不少企业的客户管理做得非常不妥的,不仅没有认识到客户管理的重要性,而且在客户管理方面,还缺乏真正系统性的策略规划和必要的技术手段。在这里我们就如何有系统地进行客户管理做一探讨。
上一篇:
助企业成功实施CRM的十条建议下一篇:
中外企业CRM实践的四大差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