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否认,CRM能够改善企业营销管理水平、提高竞争效率,但基于种种原因,部分CRM产品非但没有产生预期效果, 反而使之降低,并耗费了用户单位的财力、人力和时间成本。例如,一家在一年前就实施了CRM的饮料公司信息部向笔者诉苦说:“起初我们企业对这套CRM系统寄予了很大憧憬,以为它可以顺利解决我们企业在客服流程、营销管理方面的问题与症状,但结果却事与愿违,实施起来太难了,最后竟成了一个摆设!”
后来,笔者了解到原来这家企业购买的是一套通用CRM,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该软件有许多流程、功能与公司自身的业务实际有较大差异,有许多性能、模块难于发挥,实际应用过程中只利用了该系统中25%左右的功能,与具有统计、汇总功能的EXCEL表件并无多大差别。
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。那么,CRM为何成了一种“高级摆设”?
毋庸置疑, CRM是目前最热门的应用管理软件之一。但值得指出的是,近段英国贝恩管理咨询公司一份报告指出,国外企业使用CRM的失败率高达55%,而国内CRM状况似乎更不容乐观,CRM实施失败率高达70%。
首先,从外部用户来说, 困住了目前CRM应用的主要三大难题有:一是CRM应用涉及不同行业、不同企业,人多面广,建设中牵涉到单位内部的所有部门、岗位、人员,且每个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又参差不齐,执行难度大;二是个性需求不同,各单位都具有不同管理模式和流程的个性化需求;三是存在需求的不断变化,管理变革、业务流程重组等,这都将引起CRM应用的新变化。
其次,从厂商自身来说,现在许多CRM大都存在这样一些弊端——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孤立,企业内外信息不能糅合;技术复杂,实用率低下,员工很难掌握;服务支持难度大,维护管理成本高等等。
而从更具体深入而言,CRM困境还表现出以下三点:
第一,CRM缺乏专业化、细分化的解决方案。不同行业有其不同的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,CRM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、此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本企业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实施CRM。例如,大企业和小企业、制造业与零售业、上中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CRM实施均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。然而,不少CRM研发者 只是通过对客户的简单了解,在冠以所谓“通用性产品”上做些加加减减的工作,而很少亲身体验这种差异性。如此的话,就无法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,以致设计人员可能在理解、研发上就存有偏差,也很可能造成客户今后在升级、维护过程中的大障碍。因此,开发商如果不考虑自身行业、企业特点的话,那么在推广应用中将导致各种潜在的失败。
等二,在设计CRM产品时缺乏整体系统的掌控。从CRM的产生看,主要着力于对外部资源的整合,如消费者、供应商、营销商、代理商等,然而,目前CRM被更多地当作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子模块,在时间和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。
另外,由于此设计中的思维局限,使CRM与企业信息化中的其它模块存在接入瓶颈,也就是不论企业ERP、CRM或OA系统是否采用同一家企业产品,其之间都难以自然接入融合,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模块化信息传输的瓶颈,互为割离,难于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。
第三,忽视CRM流程的改进和集成。大多数企业用户都看重CRM系统与订单处理、库存与供应能力管理及结算等后台业务系统的集成。
然而,目前开发商CRM解决方案,绝大部分是采取游离于企业的签约、交易、合同履行及服务支持等业务环节之外的独立应用系统模式,无法实现与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有机集成,存在着理论与实践、开发与应用上较大脱节,没有较大的实用价值,实际上,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CRM系统的发展。
结合上述内外原因,以致国内CRM实施成功率不到30%,没有产生预期良好效果,CRM似乎陷入一种“高级摆设”的尴尬境地。
上一篇:
面向CRM的泛DRP系统实现与设计研究下一篇:
CRM实施顾问:化阻力为动力的五大绝招